人體的這個部位愛“生銹”,干細胞有招!
人類的膝關節結構、功能復雜,對于人體來說,膝蓋是個十分“微妙”的存在,多用容易磨損,用得太少又容易“生銹”。無論對于運動員,或者是普通人,關節都是最容易在運動中被損傷的組織器官之一。
關節軟骨在關節活動中起重要作用,關節軟骨主要的功能是緩解壓力的作用,在壓力作用下,軟骨被壓縮,解除壓力,又可伸展,類似于彈性墊的效果,可以保護軟骨下的骨骼不受破壞。除此之外,關節軟骨還有潤滑作用,使骨端滑動。
1
越來越薄的軟骨
作為現代人的通病,以膝關節為例,青春期軟骨厚度通常為2.5公分,而55歲以后常只剩下0.5公分,甚至更薄而產生破裂、骨刺,這種損傷常常不可逆,帶來長期的巨大痛苦。據世界衛生組織提供的數據,50歲以上人群的骨關節病發生率為50%,70歲的老年人發病率高達80%。
現在,很多研究者都在探尋修復關節軟骨損傷的方法,目前看來,保護膝蓋、預防損傷依然是最好的解決方式。但對于關節損傷的常規治療方法非常保守:無非通過保護延緩病變進程,或者直接接受關節置換手術而已。
所以一直有很多研究者都在探尋修復關節軟骨損傷的方法,例如用干細胞促進組織修復,這些方法也逐漸展現出較為樂觀的應用前景。
2
干細胞修復軟骨損傷
干細胞治療中心利用患者自身的間充質干細胞注入膝關節治療膝關節損傷的臨床研究是全球范圍都較為知名的一項臨床試驗,這個試驗共涉及70名患者,分為30名一組進行對照。最終結果顯示,大部分參與試驗的患者膝關節功能有了很大的改善:三分之二的患者膝蓋疼痛程度和活動受限程度減少了一半,并且保持了一年以上。
2016年,曾在《干細胞轉換醫學雜志STEM CELLS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報道過,在中外學者共同參與的一項研究中,用人自身來源的軟骨細胞結合生物膠原支架,治療軟骨缺損,治療后隨訪12個月全部患者的臨床評分得到了提高,功能得到改善,疼痛得到緩解。
術后第二次關節鏡檢查(圖a)。在所有4名患者中,移植區域具有保存完好的透明狀軟骨結構。4例活檢標本的組織學檢查結果表明,與鄰近關節炎軟骨相比,修復效果更好。組織顯示存在軟骨細胞樣細胞,以及透明軟骨樣結構和基質。所有四個活檢標本均為無異位鈣化和血管化。并且沒有發現炎癥跡象。
另一項脂肪干細胞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的臨床療效及二期關節鏡檢查。研究人員分別向30例平均年齡為65歲老年患者的關節腔內注射平均值為4.0×106干細胞,隨后進行了2年的隨訪。十六例患者在此期間進行了第二次關節鏡檢查,幾乎所有患者均有明顯改善,其中87.5%的老年患者改善或維持軟骨狀態至少2年。而且,沒有一個病人接受過在這2年期間進行全膝關節置換術。
上圖a為治療前關節鏡檢查結果,可以看出軟骨存在缺損。圖b為脂肪間充質干細胞聯合PRP治療,圖c為治療后結果,軟骨得到了修復。
展望
由此可見,在關節疾病治療方面,干細胞技術在近年來引起廣泛關注。越來越多的臨床數據顯示,干細胞可以作為一種有效的手段,完美地補足現有治療方法的缺陷,人們對以干細胞為基礎的關節疾病再生治療有著不斷增長的需求,期待以干細胞為基礎的治療在骨科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上一篇:干細胞技術科普 | 慢性頑固疼痛治療的新選擇
下一篇:干細胞療法 | 干預中風偏癱——恢復患者正常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