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細胞應用之:心腦血管疾病
“三、四十歲的年齡, 六、七十歲的血管”!看似一句玩笑,卻是當今普遍存在的健康問題。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中國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國家,而且越來越年輕化,吃得好、運動少、壓力大以及熬夜、煙酒 等不良生活習慣,正嚴重危害著人們的血管健康。
圖片
心腦血管疾病逐漸走向年輕化
我國心血管病現患人數 3 億,每年死于心血管病的約 350 萬,其中心臟性猝死 60 萬,為全 球之首。
心臟性猝死近年來呈現“年輕化”的趨勢,中青年白領猝死的案例屢見不鮮。
20 多年前,冠心病、心肌梗死毫無疑問是一種老年病。如今,情況已經大大改變,常見一 些 20 多歲的人卻擁有 60 歲人的“老年心臟”。
圖片
心臟性猝死似乎成為埋置在體內的“不定時炸彈”,一個難以捕捉的“奪命惡魔”。
其實,心臟性猝死也并非絕對不可預防,對其預防,應對易導致心臟性猝死的心血管病進行防治。
圖片
是什么導致了心腦血管發生了病變?
心腦血管病是我國國民的第一死亡因素,動脈粥樣硬化(AS)是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發展的基礎。
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發展包括脂質在血管內膜沉積浸潤、血小板活化、血栓形成、內膜損傷、炎性反應、氧化應激、血管平滑肌細胞( VSMC) 激活等。
雖然許多學者曾提出關于AS 發病機制的不同學說,如脂質滲入學說、巨噬細胞受體缺失學說、平滑肌突變學說、損傷應答學說、炎性反應學說、血流動力學學說及免疫學說、內皮祖細胞學說等,但任何一種學說均不能單獨全面地解釋AS的發生發展。
圖片
家族史、高膽固醇血癥、吸煙、高血壓、糖尿病、肥胖、高尿酸血癥等是動脈粥樣硬化患者發生心腦血管事件的主要影響因素,也是目前動脈粥樣硬化的防治重點。
心腦血管疾病是全身性血管病變或系統性血管病變在心臟和腦部的表現。
其病因主要有4個方面:
①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性小動脈硬化、動脈炎等血管性因素;
②高血壓等血流動力學因素;
③高脂血癥、糖尿病等血液流變學異常;
④白血病、貧血、血小板增多等血液成分因素。
圖片
相關危險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
1
高血壓
長期高血壓可使動脈血管壁增厚或變硬,管腔變細,進而影響心臟和腦部供血。
高血壓可使心臟負荷加重,易發生左心室肥大,進一步導致高血壓性心臟病、心力衰竭。
當血壓驟升時,腦血管容易破裂發生腦出血;或已硬化的腦部小動脈形成一種栗粒大小的微動脈瘤,當血液波動時微動脈流破裂而造成腦出血;或高血壓加快動脈硬化過程,動脈內皮細胞受到損傷,血小板易在傷處聚集,又容易形成血栓,引發心肌梗死或腦梗死。
圖片
2
血液黏稠
現代生活節奏緊張,家庭、事業的壓力越來越大,人們的情緒也愈來愈不穩定。
同時,過量飲酒、攝入太多食物脂肪、缺少必要的運動,加之生活環境的污染,空氣中的負離子含量急劇下降,攝入體內的負離子也就不足,這些因素直接導致人體新陳代謝速度減慢,血液流速會減慢,血黏度迅速升高,造成心腦供血不足,如果不及時預防、調理,將會引發冠心病、高血壓、腦血栓等心腦血管疾病。
3
吸煙
吸煙者比不吸煙者發病率高得多,在每天吸煙20支以上的人中,冠心病的發病率為不吸煙者的3.5倍,冠心病、腦血管病的死亡率為不吸煙者的6倍,蛛網膜下腔出血多3~5.7倍。
圖片
在腦梗死的危險因素中,吸煙占第一位。煙堿可促使血漿中的腎上腺素含量增高,促使血小板聚集和內皮細胞收縮,引起血液黏滯因素的升高。
4
血管壁平滑肌細胞非正常代謝
血管組織和人體的其他組織一樣在一定周期內完成新陳代謝。
在血管壁平滑肌細胞代謝的過程,若新的細胞組織不能正常的形成,使血管壁本身存在“缺陷”,就容易使血管舒縮不暢,就像是一條破爛不堪的舊管道,隨時都有阻塞或破裂的可能。
血管是血液流通的重要通道,同時也受神經系統的支配,因此神經系統不正常也能夠導致供血的紊亂。所以心腦血管疾病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5
酗酒
酒精攝入量對于出血性卒中有直接的劑量相關性。
每天酒精攝入大于50克者,發生心腦梗死的危險性增加。
圖片
長期大量飲酒可使血液中血小板增加,進而導致血流調節不良、心律失常、高血壓、高血脂,使心腦血管病更容易發生。
6
糖尿病
糖尿病是心臟病或缺血性卒中的獨立危險因素,隨著糖尿病病情進展,會逐漸出現各類心腦血管并發癥,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腦梗、下肢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等。
7
其他
如肥胖、胰島素抵抗、年齡增長、性別(男性發病高于女性)、種族、遺傳等都是與心腦血管疾病相關的危險因素。
目前,針對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方法
1、保持心態平衡。冠心病、高血脂患者尤其要放寬胸懷,不要讓情緒起伏太大。
2、適當運動。心腦血管患者要適當運動,運動量減少也會造成血流緩慢,血脂升高。
圖片
3、控制危險因素。嚴格控制血壓至理想水平,服用有效調脂藥物,控制糖尿病,改善胰島素抵抗和異常代謝狀態,戒煙。
4、藥物治療。根據不同的心腦血管疾病,給予針對性的治療藥物,以緩解癥狀,改善預后,預防并發癥。
5、外科治療通過外科手術或介入治療,對出血部位進行止血,消除血腫,或改善缺血部位的供血。
提起手術,心臟支架大家都不陌生,相信關于心臟支架的爭議大家也有所耳聞。
每次提到心臟支架,都會激起千層浪,對待這項手術的利弊我們不予評論,對于患者來說,更希望的是能夠找尋一種新的解決方式。
圖片
心腦血管疾病的新希望——干細胞療法
近年來,隨著干細胞的迅速發展,我們終于可以擺脫以往的治療弊端,看到了新希望。
干細胞是一類具有自我復制能力的多潛能細胞,具有增殖和分化潛能,能夠產生高度分化的功能細胞。
應用研究案例一:
2015年,國際知名醫學雜志《BMC Medicine》發表了《經冠狀動脈注射人臍帶華通氏間充質干細胞治療急性心梗的雙盲、隨機、對照試驗研究》的重要成果。
該研究選取了115名急性心梗患者隨機分為57、58兩組進行對比治療,并隨訪18個月進行結果分析和對比。
● 心肌活力
試驗組和對照組在給與治療4月后,試驗組相比對照組在血管狹窄區信號明顯增強。
● 心肌灌注
給與治療4個月后,兩組心肌灌注具有增加,但試驗組99mTc-SPECT信號強度明顯增強。
● 左心室功能
18個月后,試驗組左心室射血分數增加7.8 ±0.9 (6.0到9.7),對照組左心室射血分數增加2.8 ±1.2 (0.4 到5.1),試驗組射血分數明顯高于對照組。
圖片
研究結果表明,經冠狀動脈輸注臍帶來源間充質干細胞治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是安全和有效的,臍帶來源間充質干細胞有望成為治療心臟疾病的干細胞療法的新方法。
應用研究案例二: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03醫院神經外科進行了手術聯合自體間充質干細胞治療高血壓腦出血臨床試驗。
圖片
在40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中,治療1個月后,觀察組總有效率(95.0%,顯效30例,有效8例,無效2例)明顯高于對照組(75. 0%,顯效10例.有效20例、無效10例) 。
術后隨訪6個月,觀察組語言、肌張力和肌力改善情況明顯好于對照組。
結果表明間充質干細胞治療腦出血能提高療效,同時可改善患者語言、肌張力、肌力功能,此外對患者的預后有良好的效果。
此外,還有多項實驗證明,間充質干細胞可有效改善腦出血患者的預后。
圖片
那么,干細胞為何能夠治療心腦血管疾病,其機制是什么?
1、新生血管內皮細胞,恢復血管功能
人體的血管主要由血管內皮細胞和血管平滑肌細胞所構成,內皮細胞為血液流動提供光滑的平面和分泌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如一氧化氮、前列環素2等,它們具有抗動脈粥樣硬化、抗血栓形成等多種作用。
當血管的內皮細胞受損脫落或功能缺陷時,血管中的血小板就會產生堆積,并且內皮細胞產生的活性物質的數量就會減少,從而導致血栓以及高血壓的形成。
而且血管內皮細胞受損也是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的根本原因,最終導致血栓和血管破裂出血。
圖片
干細胞可以產生血管內皮細胞,恢復血管的功能,新生的血管內皮細胞還可以產生足量的一氧化氮、前列環素2等多種活性物質,發揮抗動脈粥樣硬化、抗血栓的功能。
干細胞還可以新生血管平滑肌細胞,預防和治療動脈硬化,恢復血管的順應性,增強血管功能。
2.新生心肌細胞,恢復心臟功能
人體的心臟主要由工作型心肌、傳導型心肌和分泌型心肌細胞所構成。
工作型心肌有節律的收縮完成了心臟的射血功能;傳導型心肌產生沖動并傳導到各心房、心室;分泌型心肌細胞產生心鈉素、腦鈉素、抗心律失常肽等活性物質,以調節心臟和血液。
當它們的功能受到影響,會導致心臟功能不全,從而對人體造成極大的危害。
當心臟由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等原因造成心肌缺血壞死或功能缺陷時,干細胞可分化新生工作型心肌細胞、傳導型心肌細胞和分泌型心肌細胞,全面恢復心臟的各項生理功能。
因此,移植干細胞對心力衰竭、心率失常、心肌疾病、冠心病、血管疾病等都有很好的作用。
3.修復其他受損臟器
干細胞可分化為肝臟細胞、腎臟細胞、胰腺細胞等功能細胞,全面修復高血壓患者的身體。
干細胞新生的各種年輕健康的功能細胞可以替換掉體內衰老病變的細胞,恢復人體各個組織器官的正常結構和生理功能。
因此,移植干細胞對治療因高血壓引起的各種并發癥如心力衰竭、腎功能不全等有很好的療效。
干細胞與再生醫學是近年來尤為突出的生物醫學新領域,具有重大的臨床應用價值,其旨在通過干細胞移植、分化與組織再生,促進機體創傷修復、治療疾病。
希望將來干細胞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為更多患者帶來福音!
上一篇:抗衰丨肌膚、免疫、心腦血管,30歲以后看看你將要面對哪些風險!
下一篇:衰老和疾病從細胞開始,抗衰保持健康要從這些重點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