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專訪丨王貴強教授:免疫力就是好醫生
點擊觀看視頻
王貴強 教授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
感染疾病科主任醫師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國家感染病臨床重點專科建設學科負責人
北京市內科(傳染病)重點學科帶頭人
中央保健局保健會診專家
現任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兼肝病中心主任
北京大學國際醫院感染肝病部主任
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主任委員
全科教育學院副院長
中國醫師協會感染科醫師分會副會長
內科醫師分會常務委員
國家免疫規劃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
1.新冠肺炎:典型的病原微生物和人體免疫相互斗爭的結果
央視網:目前針對新冠肺炎是沒有特效藥的,這個病的發生發展以及愈后都和我們人體免疫系統密切相關,能否真正地讓病毒從機體中清除掉,關鍵還是靠我們的免疫系統,也就是免疫力。王教授最近主編出版了新書《活出健康 免疫力就是好醫生》,為什么在這么忙這么累的情況下,你們依然抽出時間出這本書呢?
王貴強:首先這本書確實還是有它的故事。因為有一次我記得是在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會上,就有記者問到說,因為我們說提高機體的免疫狀態是重要,包括鐘南山院士也提,這個疾病的轉歸要靠免疫,我們也講這個病是自限性疾病,那么轉歸是靠機體免疫的,最終把病毒清除。
央視網:其實對于我們大家來說,生病除了要靠醫生英雄們,其實也需要強化和喚醒我們身體當中的免疫力。王教授,我們想知道身處同樣的環境,有的人被感染了,有的人卻沒有,有的人是重癥,有的人卻是輕癥,這些和我們的免疫力有關系嗎?
王貴強:關系非常大。實際我們說傳染疾病或者感染疾病,包括傳染和被傳染的,都是病原微生物進入到機體,然后導致我們機體發病。
但實際發病的機制是有兩個方面,一個就是病毒細菌它本身的毒力,它毒力大小決定你的轉歸,第二個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免疫力。免疫力如果是平衡狀態可能就不會很重,如果特別強,可能就很重,特別弱,那就遷延變成慢性。
實際來講,我們說病原微生物感染以后,是發病也好,變成慢性也好,是急性還是死亡,實際是病毒和機體免疫相互斗爭的一個結果。我們總是用打仗來形容病原體進入機體以后和免疫的相互作用,所以這個病原體如果特別強大,攻城很快就攻破了,病人就最后死亡了。當然是同歸于盡了,病毒微生物也沒了。
拿新冠肺炎為例,這個新冠肺炎本身就是比較典型的一個病原微生物和人體免疫相互斗爭的一個結果,導致臨床各種類型。例如有無癥狀感染者,有的人感染以后,發病沒有任何表現,病毒在上呼吸道存在,但是他自己沒有任何表現,也就是說這個病毒沒有導致疾病或者是很輕微的,感染者沒感覺到。還有輕型的,輕型的就沒有肺炎,只是上呼吸道有感染的表現,有點發熱,這就叫輕型。還有普通型就比較典型了,有發熱,有呼吸道癥狀,然后有肺炎。還有重型和危重型,有的一下子變成重型,突然病情惡化,甚至很快出問題了。
2.保健品能改善人體免疫力嗎?
央視網:看來免疫力還是貴在保持平衡健康合理的狀態才是最好的。可能有些老年人覺得要吃保健品,吃保健品能夠預防新冠肺炎嗎?
王貴強:人體的免疫影響因素確實很多,有一部分是先天的、遺傳的,就是說每個人體質都差別很大。其實人的體質的差別一方面是遺傳,一方面是后天的各種環境等等的影響。
遺傳方面,像原來的肝病,病毒感染乙肝,有的家族感染以后都是病重,肝衰竭,然后重肝、肝硬化、肝癌。但是有的家系感染以后就變成一個慢性攜帶狀態,也不重,甚至病毒攜帶共生共存,差別是非常大的。
從家系上我們就感覺到免疫狀態是有遺傳背景的,現在也比較明確了,百分之五六十、六七十甚至更高都是和遺傳背景有關系。這是客觀的、是不好掌控的。
但是我們可以掌控什么?就是后天的環境因素的影響。影響免疫狀態的實際因素還是比較多,歸納起來就是人體的營養狀態、精神狀態,這些都是對免疫影響非常大的。
3.有點壓力、專注于某一件事,有利于機體免疫
央視網:我們年輕人一定要珍惜現在緊張的工作狀態,這樣對免疫力是有好處的。
王貴強:但過度緊張也不行,比如說因為壓力太大天天熬夜、總是吃不下飯,那對免疫力也是不好的。但是年輕人,各種機能修復再生都是非常強大的,而老年人這方面就弱了,所以要掌握好平衡。勞逸結合還是很重要的。
央視網:經過這一次疫情之后,有什么樣的生活習慣是我們一直要保持的?
王貴強:好的生活習慣無論對疾病也好、對生活也好,是會讓人受益終生的。有四個健康支柱,我們叫提高免疫力的根基,即營養狀態、心態、適度運動、保證睡眠,這四條應該說是我們免疫力的根基、正常機能的根基。(央視科普:免疫力是第一生命力,細胞治療時代已到來!)
4.疫情防控常態化,還是要加強警惕
央視網:現在國內的疫情形勢也在向好,影劇院都將采取限流和預約的方式逐步開放,我們進電影院應該怎樣做好防護呢?
王貴強:這也是非常現實的問題。這次全民抗疫,真正體現了我們中國人團結一致的精神。當然我們更重要的全民抗疫成功的原因,就是我們強調的防護,這幾個防護就是戴口罩、手衛生、通風、社交距離,這四條也是我們一直強調的。
央視網:現在生活也慢慢回歸到正常了,但疫情還是會在每個人心里留下印記,很多人還是會緊張焦慮,這樣的心理狀況該如何調整呢?
王貴強:現在網絡也發達,各種說法也特別多,這也是為什么我們要開新聞發布會、要科普的原因,包括張文宏的科普大家很認可,原因就是有權威發聲,否則各種信息會導致大家的恐慌。
第二個就是大家要進行自我的調整,因為對疾病不了解才恐慌。所以就像王隴德院士提到的,對于我們的健康來說,我們個人是第一責任人。所以每個人都應該了解一些健康知識,但是有時候一知半解還不行,一知半解反而還緊張焦慮了。所以更需要一些權威的解答。
王貴強:不同患者感染程度與機體免疫狀態密切相關
免疫力就是人體的好醫生,但同時免疫力也是一把雙刃劍,過猶不及,貴在平衡。把免疫力維持在健康平衡合理的狀態,才是最好的狀態。
上一篇:后疫情時代免疫力才是健康的“核心競爭力”,NK細胞來助力
下一篇:干細胞療法 | 不再讓人“聞病色變”的10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