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癌癥患者死亡原因找到了!免疫療法或是降低轉移風險的“根本措施”
你知道嗎?
在癌癥的死者當中,只有不到10%的人死于原位腫瘤,高達90%的死者,都是死于癌癥的轉移!
可見,腫瘤轉移才是癌癥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圖片
相關閱讀:免疫細胞療法,讓被癌癥擊垮的她,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
在臨床上,只要還沒有發生轉移,治愈率還是比較高的,比如皮膚癌、甲狀腺癌等,做完手術后轉移概率非常低,而且基本也不會有什么問題了。
但如果發生了轉移,就會變得很麻煩,盡管切除了病灶,表面上看起來康復了,但多數還是躲不過復發這個大麻煩。
尤其是惡性腫瘤,術后三個月內復發的概率甚至高達70%!
腫瘤轉移,簡單來說就是一個腫瘤細胞從原發部位,“跑”到其他器官繼續繁殖生長,這是一個復雜的過程,盡管目前關于癌癥的研究、診斷和治療都取得了重大進展,但不可否認的是,絕大多數晚期還是會出現轉移復發,想要治愈仍然很難。
腫瘤轉移如此可怕,它到底是怎樣發生轉移的呢?如何解決轉移問題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下。
01
只要有癌癥,轉移就無處不在!
腫瘤,本就是一個不安分的“壞家伙”,它就像是身體里的侵略者,會到處擴張,到處侵占領地。
有些癌細胞以血管作為移民路徑,另一些則選擇了淋巴管,它們沿著管道漂流,在人體的其他部分上岸。
圖片
盡管在轉移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阻礙,比如免疫系統的追殺,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堅持,這些癌細胞終于在遠方的某個地方,建立起新的殖民地。
圖片
當然,這種瘋狂侵占的行為一般發生在6個月前,這個階段的腫瘤細胞積累多了形成一個病灶后,才可發生轉移。
但遲早,這些轉移病灶又成長為致命的腫瘤,它們開始大量地吸收人體組織營養,造成正常生理功能紊亂。這時,人體的免疫力開始下降,組織功能逐漸衰竭,各種并發癥開始暴露。
死亡的陰影很快籠罩在癌癥患者的頭上。
02
常規治療:可能為癌癥轉移埋下隱患
一般來說,腫瘤發生了轉移,往往提示癌癥已經進展到偏晚期,治療的難度會陡然提升,而臨床上那些常規的治療方式甚至還會為腫瘤轉移“埋下禍根”。
比如,針對轉移灶,臨床普遍的做法手術切除、放化療及靶向治療等,由于擠壓腫瘤及手術操作不當等都可以促使癌癥發生轉移。
圖片
盡管是進行了放化療治療,也同樣要提防“二次轉移”。
因為放化療通常只針對局部病灶,并不能消除全身可能存在轉移的“潛在者”,況且,放化療在對付癌細胞的同時,會傷害免疫細胞。免疫細胞的減少會直接影響人體免疫力,為原本就脆弱不堪的身體增加患病負擔。
03
免疫療法:降低轉移風險的“根本措施”
腫瘤是很難完全消除的,當你宏觀上發現它在某一個部位有的時候,它可能在身體的其他地方也有,手術、放化療并不能達到每個地方。
免疫細胞療法就不同了!用自身的細胞對抗癌細胞,從生物學角度的理論上來講,就已經證明了它存在的價值。
從患者自身提取的免疫細胞,經過加工、擴增再回輸到患者體內,這些具有強勁“殺敵”能力的免疫細胞仿佛被賦予了神奇的力量,在對抗癌細胞上做到精準、有效。
那具體在哪些情況下需要細胞治療呢?
手術切除后
前面已經提到過,對于腫瘤病灶的治療方式,手術切除是臨床上最常見的措施之一。
但我們知道,每一個哪怕僅有5mm的良性腫瘤里都充滿了數億個癌細胞,手術過程中難免會有脫落的癌細胞掉落,而這些因操作不當引發的癌癥“隱患”就像被埋在體內的“定時炸彈”一樣,不知道何時就可能卷土重來。
△ 每一個看似很小的腫瘤病灶,都是由數量極多的癌細胞構成
另外,盡管是手術切除,也不能保證切除后的腫瘤就不會再生長了,有臨床數據統計,手術后五年內有90%以上癌癥患者復發,這其中有80%的患者,在術后的3年內就有出現復發情況。
可見,手術后癌癥轉移的可能性還是非常大的。
如果能夠在五年內這個“治愈”癌癥的“黃金時段”及時補充免疫細胞,進行免疫細胞療法,是可以把血管、淋巴中游走準備“著陸”的癌細胞扼殺在搖籃中,提前降低癌癥轉移風險。還可以在術后癌癥轉移的早期階段有效掐滅癌細胞蔓延的火苗。
此外,如果補充的是NK細胞,還能降低病毒感染的功能,增強人體免疫力,重建術后羸弱的免疫系統,恢復體力。
相關閱讀:自然殺傷NK細胞:人體免疫的廣譜殺手,防癌、抵御病毒、抗衰老一肩挑
CCTV曾報道,復活的NK細胞讓58歲的唐女士恢復了往常的“精神頭兒”,讓她重回“年輕態”??梢?,NK細胞是防癌、抵御病毒感染甚至抗衰老的“秘密武器”。
△ 體力大不如前的唐女士選擇回輸細胞增強免疫力
相關閱讀:點名表揚!CCTV報道:復活的NK細胞讓她重現健康態
放化療后
除了手術治療,放療、化療也同樣是臨床上用來殺死癌細胞的普遍做法。
但放化療是一種“粗獷”的治療方式,是利用化學藥物殺死腫瘤細胞、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繁殖和促進腫瘤細胞的分化,它們在對付癌細胞的同時,也會傷害正常細胞,比如對人體至關重要的免疫細胞。
而免疫細胞一旦減少、功能下降,就無法發揮“防衛”功能,那清除轉移路徑中的癌細胞,便會“無法無天”,從而增加轉移的概率。而此時如果有細菌、病毒“趁虛而入”,后果不堪設想。
因此,放化療后的免疫系統重建變得尤為重要。
通過體外補充足夠數量的免疫細胞可以彌補因放化療而缺失的免疫細胞,這種“補缺”是很有必要的,不僅可以提高機體免疫力,在對抗病毒感染、腫瘤組織上也能發揮功效。
比如補充γδT細胞,它可以直接打入轉移病灶,針對性地消滅癌細胞,減小腫瘤體積,甚至徹底清除。
經歷過五次手術及多次放化療后的小佳,體力已經嚴重透支,再也無法支撐起任何折騰,經專家介紹下進行免疫細胞治療,用自己的細胞對抗腫瘤細胞,不僅無副作用,免疫力提升了,腫瘤也縮小到可以接受手術的大小。
△ 免疫細胞治療幾個療程后,腫瘤占位縮小
給小佳治療的專家表示,讓體內免疫細胞發揮更強勁“殺敵”能力的免疫細胞療法,是手術、放化療后最重要的一點,也是清除殘余腫瘤病灶,避免二次轉移的重要方式。
而免疫細胞療法,無疑給這些惡性腫瘤患者帶來了一線生機。
04
增強免疫力,細胞療法助力“重建免疫系統”
在前面,我們也反復提到了重建免疫系統的重要性,作為覆蓋全身的“防衛系統”,只有恢復免疫系統功能,才能更好的起到抵御病毒、感染、癌細胞的作用。
回溯腫瘤轉移,就可以發現,如果在發生轉移的第一時間,人體免疫細胞發揮很好的功能,轉移就可以避免。
而對于癌癥患者,免疫力本就很差的情況下,重建免疫系統功能,恢復免疫力成為了避免轉移的根本措施。
因為只有機體的免疫監視系統發揮正常的功能,才可以保持機體能夠主動消滅或消除擴散的癌瘤細胞,避免轉移灶的形成,并且機體免疫能力正常,對于原發癌瘤的治療也起著重要作用。
在本次新冠疫情瘋狂肆虐之際,“網紅專家”張文宏就提出了“最有效的藥物就是人的免疫力”一說,并得到大家認同廣泛傳播。
△ “網紅專家”張文宏一直強調免疫力重要性
在臨床上,除了這些減輕癥狀、緩解痛苦、對癥治療的方式之外,重建人體免疫系統成為了預防和降低轉移風險的關鍵要素。
而免疫細胞療法無疑為癌癥術后患者重建免疫力提供了可能。
上一篇:最前沿丨耶魯大學最新案例!干細胞治療脊髓損傷,有效率超過90%,且無不良反應!
下一篇:中風后可以恢復嗎?干細胞療法臨床案例分析(附央視視頻)